《撼龙经》罗盘的结构(111)

2021.06.30 -

第十二层:十二次盘

十二次来历

十二次源于岁星纪年法,岁星即木星,它在星空中公转一周的时间为11.86年。古人为了表明日月星宿的运行和各节气的变化,将天赤道带十二等分,使冬至点正好处于某一份的正中位置,这一份即为星纪。然后由西向东依次排列,每次各有一个名称。古人将每年木星所在的次记录下来,就形成了自然的纪年资料。

十二次:星纪、玄枵、坝訾、降娄、大梁、实沈、鹑首、鹑火、鹑尾寿星、大火、析木。

十二次盘

罗盘第十二层即为十二次,是指按照日月五星的运行和节气的变化,由西向东的方向,将黄道附近一周分为十二份。其用途主要为:说明节气的变化、岁星运行的位置和纪年,并以此辨别吉凶。

十二次用途

十二次是中国天文学的一种资料,当时只是将中国的历史文化收录于罗盘中,在罗盘上并没有什么实际用途,但可用于其他诸多领域:说明一年各个季节中太阳所在的位置、二十四节气的变化;指示出岁星毎年运行所到的位置、纪年。

第十三层:十二分野

十二分野又称为分星。先民采用岁星纪年法,把周天分为十二星次,用以观测日月星辰和节气。以十二次的位置划分地面上州、国的位置与之相对应。就天文说,称作分星;就地面说,称作分野。

十二次在天则称分星,在地则称分野。星纪为吴越,玄枵为齐,娵訾为卫,降娄为鲁,大梁为赵,实沈为晋,鹑首为秦,鹑火为周,鹑尾为楚,寿星为郑,大火为宋,析木燕。

第十四层:天盘缝针二十四山

天盘缝针二十四山,即顺时针旋转7.5度,专用来纳水之用。主要运用双山三合五行长生十二宫判断吉凶。用于水流格局的判断,认为旺气位来水吉,去水凶;而衰气位去水反吉。

双山三合五行

双山是就缝针与正针的关系而言的,因为缝针二十四山两山之间的缝,恰对正针二十四山的“山”中,例如缝针丙午间缝正对正针午中,缝针丙午两山就称为“双山”,缝针丙中至午中与正针午中同为一宫。如水从缝针丙午两山而来去与从正针午山来去是一样的。

三合是指水火金木四局的生旺墓,如前所述是对事物发生发展过程的描述。有申子辰三合水局,寅午戌三合火局,巳酉丑三合金局,亥卯未三合木局。
如水局长生在申,帝旺在子,墓库在辰。但由于在缝针中坤申同宫,壬子同宫,乙辰同宫,所以在缝针的双山三合中,均按干维配三合。

如在水局中,坤申、壬子、乙辰均为五行的水,
而坤不属土,申不属金,乙不属木,辰不属土,
申子辰和坤壬乙均属水,这便是双山三合五行。

长生十二宫

长生十二宫又叫长生十二神,以二十四山的地支为十二部分,配长生十二宫。长生十二宫名称是:长生、沐浴、冠带、临官、帝旺、衰、病、死、墓、绝、胎、养。

胎宫:指天地气交,万物萌芽;
养宫:指地中生长成形;
长生:指万物生发;
沐浴:指万物始生,柔脆易损;
冠带:指万物渐荣;
临官:指万物生长壮大;
帝旺:指万物成熟;
衰宫:指万物始衰;
病宫:指万物病败;
死宫:指万物灭亡;
墓宫:指万物废弃或收藏;
绝宫:指绝处逢生,物极必反。

阴阳八局

长生十二宫的使用是以八局的方式,八局分为阳局和阴局:

阳局:甲木气 丙火气 庚金气 壬水气

阴局:癸水气 乙木气 丁火气 辛金气

局以后天八卦来分:坎离震兑四卦为阳局,阳局顺旋;巽艮坤乾四卦为阴局,阴局逆旋。

明堂纳水是以墓库为水口开始,由此可知十二宫的生旺方

局中左水倒右,用阳干气
局中右水倒左,用阴干气

- END -

1,740
7

 " 马上登录 "  发表自已的想法!

金刚经(第六品)什么是正法,象法,末法?李双林

 主讲:李双林 

《金刚经》第六品正信希有分说真正悟解佛法并不容易,佛认为要完全领悟万法皆空的道理并不容易,但又认为这种智慧一定会被人领悟,所以他说要等五百年以后才会有真正的觉悟者。就是说“正信”即真正的觉悟暂时还很“希(稀)有”,所以要“希”望期待于五百年以后会有真正的觉悟者。 

内容简介:

各位朋友大家好,我叫李双林。今天我们接着来分享金刚经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。

经文:

须菩提白佛言:“世尊!颇有众生,得闻如是言说章句,生实信不?”

佛告须菩提:“莫作是说。如来灭后,后五百岁,有持戒修福者,于此章句能生信心,以此为实,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,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,闻是章句,乃至一念生净信者,须菩提!如来悉知悉见,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。

何以故?是诸众生无复我相、人相、众生相、寿者相;无法相,亦无非法相。何以故?是诸众生若心取相,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。若取法相,即著我人众生寿者。

何以故?若取非法相,即著我人众生寿者,是故不应取法,不应取非法。以是义故,如来常说:‘汝等比丘,知我说法,如筏喻者;法尚应舍,何况非法。’”

这一品主要还是佛陀与须菩提之间的对话,须菩提停留佛陀之前的讲述,佛陀之前讲什么呢?佛告须菩提,凡所有相皆是虚妄,若见诸相非相。即见如来。“世尊!颇有众生,得闻如是言说章句,生实信不?”

这是须菩提的一个担心,须菩提请教佛陀,就是说世尊,你刚才讲的非常的妙,听了也很有感悟,但是众生特别的执著相,如果你告诉他没有这个相,他很难相信,所以说须菩提就很担心众生听到如来讲的金刚经,是否会相信佛陀所讲,须菩提的这个担心有没有道理呢?非常有道理,你看我们现在几乎所有的宗教都在相上,如果把这个相给去掉,我们就感觉宗教不存在了。佛教不在相上,佛陀在之前就告诉了须菩提,凡所有相皆是虚妄……